Facebook
馬上按讚加入粉絲團

目前分類:創編組合 (1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雙拳密如雨,脆快一掛鞭。

明代的「八閃翻」到了清代經過了幾代拳家的豐富增益之後,成為一種短促靈變,適於近戰快打的拳術,翻子拳。

在清代,從咸豐時的李公、段老緒,同治時的王老梓、王占鰲,到光緒時的徐兆熊,翻子拳名家活躍於京兆一帶地面甚久,繼而流布於西北與東北等地。翻子拳所以稱為「翻」,在於其技法變化迅速快捷似翻飛不息,而雙拳翻顛倒轉之際,更有一步三拳之猛。善翻子拳者,往往靠著爭勝稱雄的氣勢所展現的「心威」,流露出令人畏懼的犀利神色來展現「眼威」,進而驅動如滂沱大雨般的快拳實現「手威」。憑藉前跨後躍的步法,以勁力快、硬的多種拳法壓迫對手,或直或橫,或砸或摔,或崩或劈,或挑或彈。翻子拳腿法較少,僅以丁踢和點子腿為主,以站樁與行樁八勢來練習基本功,並以鐵臂功、車輪功,打樁功加強抗打能力,目前常見的套路為脆八翻(萃八翻)、擒手翻、捋手翻、擄手翻、健中翻。河北京津一帶則有燕青翻、六手翻、鷹爪翻,更有以戳腳與之互補的戳腳翻。東北另有波浪翻、鐵臂翻、烈馬翻、纏絲翻、地龍翻、趨浪翻。西北的翻子拳則與劈掛拳、螳螂拳交相參揉,成為通臂拳種中的基礎拳套之一。

 

文字作者/風爵

文章標籤

wukungf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手不離心,肘不離肋

關於形意拳的起源有多種說法,較為大宗所接受的是脫胎自心意六合拳而自成一系的考證。早在清雍正年間,李失名所著《六合拳譜.序》中已見載「六合拳」,其云:「惟六合出於山西龍鳳姬先生,先生明末人也。精槍法,......變槍為拳,理會一本,行散萬殊,拳名六合。」以山西蒲州人姬際可(姬氏字龍鳳)為六合拳創拳者。六合拳,全稱即為「心意六合拳」,其名來自「心與意合,氣與力合,筋與骨合,手與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等六合的動作要領,後世傳承者又因該拳種特別強調「心之發動曰意,意之所向為拳」,故又常謂之「心意拳」。心意拳基本動作包括前後各六勢,總十二勢;一勢可變為十二勢,十二勢又歸而為一。演練時前腳進而後腳相隨,進步高而退步低,起步雖輕快,落步卻踏地有聲,陽剛而矯捷,而所鍛練的頭、肩、肘、手、胯、膝、腳七拳快打猛攻,勢如燒火。

心意拳的以上等等特色在1856年河北深縣的李飛羽手中重新鎔鑄成了「形意拳」。該拳種在心意拳的既有成就上,自「禽戲」汲取養分,並以「五行」概念解釋運動規律,特別講求「象其形,取其意」,並要做到「心意誠於中,肢體形於外」的內意與外形合一,並因「取其以心行意之義」故又稱為「行意拳」。樁功以三體式、盤根立樁、盤根行樁為主。套路則有五行連環、四把拳、八式拳、十二洪捶出入洞、五行相生、龍虎鬥、八字功、雜式捶、十六把等,更有許多對練套路。目前形意拳的傳習主要分為河北與山西兩派,由於同為李洛能傳人,故內容、風格、技法、練法等皆非常接近。惟以郭雲深、劉奇蘭、李存義、孫祿堂等為代表的河北一派架勢舒展卻穩健紮實,而以車永宏、宋世榮、布學寬、宋虎臣、宋鐵麟等為代表的山西一派拳勢緊湊而勁力精巧,其中山西又有車、宋兩分支,車系一支動作古樸且明快,宋系一支發力抖擻而精微。

另外,河南所流傳的心意拳亦常與上述形意兩派並稱為第三派,以丹田功為其內壯,並以雞腿樁、鷹式樁、熊式樁為其基礎,基本拳法有十大形,套路分為龍虎鬥、雞步大劈、四拳八式、十形合一、橫開三皇鎖、上中下四把等。

文章標籤

wukungf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報馬逞鞭-1

報馬逞鞭-2

 

報馬逞鞭-3 報馬逞鞭

武術常見動作之一,又以北拳中的查拳系統等拳種多有。型態如同報驛之人揮鞭趕馬馳騁,實際上卻是以正面殺掌強擊人中鼻樑的狠招,加上獨立步可攻可守的特性,一起腳令人猶豫之際,一記兇猛的推掌已經殺到眼前,是傳統武術中指上打下、指下打上的典型。

文章標籤

wukungf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99年,韓國電視台製作了關於「氣功」的專輯,並邀請唐人屏老師做指導講解。 唐人屏老師以八卦太極作為解說,表示內家拳動作慢練的作用是有益於個人能力的發展與提升, 片中還分享了動作的使用方法。 以下跟大家分享韓國電視台當時專訪的部分片段。

‧覺得文章不錯請給一個『讚』分享給你朋友喔!

 

 

 

文章標籤

wukungf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太祖拳

自明代以來,太祖拳就已見載於戚繼光的《紀效新書.拳經捷要》之中,其文稱:「宋太祖有三十二勢長拳。」其所影響深遠,今以太祖拳為名流傳者大致可分為二支,一為流傳於山東、河北、河南與山西等地區的「北派」太祖拳,一為流傳於福建地區的「南派」太祖拳,上肢動作較多,拳勢剛猛而套路短小,式式緊逼而穩步如山。以明代唐順之《武編.拳》中所載:「趙太祖長拳多用腿,……山東專習。」則依考據明代所云宋太祖長拳較接近今日流傳於山東、河北、河南與山西等地區的「北派」太祖拳,是以徐震《國技論略》云:「長拳,亦稱太祖門。」而「南派」太祖拳則是以宋太祖的三十二勢長拳為雛型,加以豐富潤飾而成為如今快速勇猛的風貌。在台灣,由於地近福建,「南派」太祖拳是較「北派」太祖拳流傳更為久遠的,而「北派」太祖拳則是在民國建國以來,山東等地的北派武術名家隨軍來台才逐步蓬勃起來。

文字作者/風爵 編輯/NEW

 

太祖拳法講究實戰,攻防格鬥,起如風,擊如電,前手領,後手追,兩手互換一氣摧。

太祖一路 

文章標籤

wukungf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羅漢叩門-1  

羅漢叩門-2  

羅漢叩門-3  

羅漢叩門

南派拳術中,尤其以嶺南一帶多沉橋硬馬、技尚短肢,擁有變化多端而精緻巧妙的近身打擊特色。羅漢叩門看似工整無奇,卻也能在致用上做到攻守兼具,腳踏三腳虎能夠應付對手衝擊之餘,具有換步避免重心被破壞的效能,而力出腰肋的勾拳推掌則能在近戰中發揮推打扳摔的能力。

文章標籤

wukungf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孫臏拳

不知何時開始,山東齊燕之地秘密發展出了一種託名於孫臏的古老拳種。據孫紹棠於《孫臏拳譜》所稱:「歷代武術名家,畢生習武或僅聞孫臏拳之名,一生從未所見,更有終生研武而不知有孫臏者。」其見於文獻遠不可考,可知的是於清末一位名為張景春的棉花商人在山東、河北一帶將此拳種曝光。張景春自幼習武,且因為經商而有機會得以結識各地鏢與護院,故常與各路武林好漢較藝。凡有勝場,總是因孫臏拳使然,所以在冀魯逐漸以孫臏拳顯名,孫臏拳也因張景春授徒而傳開。傳統孫臏拳的套路僅有三套,即三十二手、九十六手、六十四手,所行之術與該發展地域的其他拳種大異其趣,凌厲詭奇而難以逆料,步似跛行,拳似象鼻,掌似瓦楞。在台灣,因為山東青島國術館的相關名家來台,因而使孫臏拳逐漸流傳開來,尤其以可以用於單練、對練的三十二手為盛。


 

 

文章標籤

wukungf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魚龍竄江-1  

魚龍竄江-2  

魚龍竄江-3  

魚龍竄江

武術技擊向來強調手眼身步一氣貫穿且動作連環,而主導進退、從地借力的步法更為許多武術家所深究,尤其以如何有效避實擊虛,進而取得顯著勝點為其所重視。魚龍竄江先以倒叉步避開對手強力攻擊,取得半個拍子的時間來流暢的自其拳下游掌穿出,直攻軀幹,對來者而言,這種猝不及防的反攻如同江魚脫鉤竄走,欲止而已不及為之。

文章標籤

wukungf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鴛鴦戲囀-1  

鴛鴦戲囀-2  

鴛鴦戲囀-3  

 

鴛鴦戲囀

文章標籤

wukungf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先鋒折韁-1  

先鋒折韁-2  

腕部小纏-3  

 

先鋒折韁

文章標籤

wukungf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僕步穿掌  

顧名思義五步拳即五種基本步型(弓、馬、仆、虛、歇)及五種基本手法(沖拳、架打、蓋打、穿掌、挑掌)的組合,其中還包含了獨立平衡與屈伸性的彈踢腿法動作,極為簡易、全面、工整、協調。此外,五步拳還易學易練,具有左右勢互換、連續練習的優點(康戈武,1990);因此,在許多武術教學教材總以此為初學者入門必練之組合。1998年中國武術界吸收段位制的觀念,成立武術段位制,並頒佈段位制教材;段位教材將五步拳為入段的唯一教材。從此五步拳建立起在武術學習中最基礎套路的獨特地位,無論是長拳、南拳、太極拳、散手或其它傳統門派拳術,都以五步拳為入門基礎套路。

 


五步拳動作順序:

文章標籤

wukungf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八卦太極  

吳俊山(中央國術館專家教授)為八卦太極拳第三代傳人。民國17年中央國術館成立後,由於李元智先生與吳俊山先生,同為中央國術館專家教授。二人受立館精神感召,決心貢獻一己所學,破除武林藏技惡習,力圖振興中國武術,避免絕技失傳。於是開始對自家數門武技進行標準化、系統化教學編撰,其中一門正是八卦太極拳。 

吳俊山先生在八卦太極拳的主要傳人為傅淑雲女士、何福生先生、張文廣先生。李元智先生在八卦太極拳的主要傳人為趙福林先生。程海亭在八卦太極拳的主要傳人為郭鑄山先生、蔣馨山先生。

八卦太極拳至此已歷經三代的修潤,體系發展完備!可惜當時環境,正值國家動盪不安,許多習八卦太極拳者迫于現實或是懈怠,無法持續不輟。加上此拳動作複雜,難學難精,行拳過程艱辛,若是中斷習練則難以再恢復,另善此技者寡,也難以尋找物件交流研習,所以一經荒廢,形同遺忘。八卦太極拳在近代武術史上,自1972年李元智先生過世後,就被認定失傳。

唐人屏李志明、王岱振、陳重佑及釋果平(斯洛伐克人)等五人,於1997年夏天前往王大琛老師福州家中取藝,在王大琛老師的邀請下,何福生老師也至福州共同研討交流武術。何福生老師於期間並指導五人八卦太極、形意連環及養生功法等。目前唐人屏老師在台灣也時常演練並指導對八卦太極有興趣的學生。


文章標籤

wukungf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紫燕穿林-1  

紫燕穿林-2  

紫燕穿林-3  

 

紫燕穿林

撩拳是武術的進階動作之一。燕飛徘徊好似在剪風,輕靈而迅巧,閃身撩拳動線正如燕飛宛轉,忽而直衝過林,搭配翹上膝蓋的獨立平衡,防中帶攻之際流露傳統技擊節奏的靈動與流暢感,寓折衝於優雅之中。

文章標籤

wukungf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武術教學 擒拿術 防身術 塑身減肥  

武術教學 擒拿術 防身術 塑身減肥  

武術教學 擒拿術 防身術 塑身減肥  


悍弩穿雲

文章標籤

wukungf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醉見東月-1

醉見東月-2

醉見東月-3 醉見東月

仰身平衡是武術平衡動作之一。武術往往利用維妙維肖的象形動作來模擬情境或效仿動物的勇猛,在傳統上,仰身通常是與醉酒相關的,其形誇大了豪飲的動作,其神則突顯身體歪斜潦倒的意態。然而武術上的醉並非真醉,而是有意為之,所謂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誘敵,或有趁勢閃避之說。然而無論如何,都是著意於將攻防動作中的巧妙精要者賦予詼諧優美的外衣,在練以用、練以看、練以養三者並行的情況下展露源遠流長的身體智慧。
文章標籤

wukungf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武術教學 武術指導 武術課程 減肥塑身  

武術教學 武術指導 武術課程 減肥塑身     武術教學 武術指導 武術課程 減肥塑身

夜叉探海

探海平衡是武術平衡動作之一。夜叉為梵語,所指為「以鬼為食的神」。男夜叉通常是敏捷恐怖的武士形象,而女夜叉則是容貌美麗、身材姣好的女子。夜叉探海結合獨立步的輕靈配之以開展的插掌,在優美修長的武術身形中隱含了防中帶攻的傳統技擊意涵,以提膝阻止對手腿擊攻勢,後以插中帶撩的上路手勢抄腿予以摔地,借其力而反其技,著於意而美於形,為武術動作經典。

文字作者/風爵 編輯/NEW

文章標籤

wukungf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推窗望月-1

推窗望月-2

推窗望月-3 推窗望月

望月平衡是武術平衡動作之一。武術中的平衡動作除了鍛鍊協調性之外,重點在於能有效雕塑初學者的形體,以助於完美展現動作的美感,並相當程度的提振身體素質,使更高難度的動作得以發揮。
文章標籤

wukungf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1.10.jpg

DAY1-1拷貝.jpg

DAY1-3拷貝拷貝.jpg  

馬步頂肘

手肘是武術初學者經常忽略的一項實用的格鬥手段,但手肘近距離爆發出的戰鬥力往往能夠在頂撞對手,拉開距離之餘,發揮威嚇對手使其有近身顧忌的效果。故為傳統上強調近戰或重視手法的拳種多所採用。江湖常言:寧挨十手,不挨一肘。就可見其實用之處。而諸如泰拳等強調凶猛搏鬥的國外打法更將其鑽研至千變萬化之境界,為之一絕。

文章標籤

wukungf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